当前位置:首页 > 宇宙理论 > 正文

一张纸对折105次后,宇宙真的就放不下了吗?

2021-01-18 宇宙理论

我想很多人都做过关于纸张对折的实验,拿手头常用的A4纸,铆足了劲估计你也只能对折5到6次。即使用非常薄的单片卫生纸,基本上超过7次也非常困难,有人想是不是纸张太小的缘故,限制了对折的发挥。这不,在2011年的时候就有“兴趣爱好者”们,拿了4000米长的卫生卷纸,穷其所能也只对折了13次。有人说,如果能将一张纸对折105次,整个宇宙就放不下了,是真的吗?
 
 
指数级增长的魅力
 
估计有很多朋友听过棋盘摆麦粒的故事。印度人西塔发明了国际象棋,国王决定重赏他,而西塔说不要贵重的赏赐,只需要国王在国际象棋的棋盘上赏一些麦粒就行,具体做法是在第1个格子里放1粒麦子,在第二格放2粒,在第三格放4粒,在第四格放8粒,以此类推,下一格都是上一格的两倍,直到放满64格为止。国王心想,这也没有多少呀,于是痛快地答应了。
 
 
谁曾想,在兑现的过程中,随着格数的增加,所需要的麦粒越来越多,呈现跳跃性地飞速增长状态,到第20格的时候就需要放100多万粒了,而如果要想达到第64格,一共所需的麦粒总数达到惊人的18446744073709551615粒,这是什么概念呢?如果建造一个底部宽度10米、高4米的粮仓,来存储这些麦粒,那么粮仓的绵延的长度,相当于从地球到太阳打个来回,所以国王输得太惨,永远也无法兑现承诺了。
 
 
将纸反复地对折,其实和上面棋盘摆麦粒的道理一样,最后绵延的长度,也是呈现指数级增长的态势,都是以2为基础,下一级是上一级的2倍这样反复增长,其结果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。
 
纸张不能无限制对折的原因
 
为了提高纸折的次数,大家肯定想,只要找到足够大、足够薄的纸张就可以了。实际上在国内外许多尝试进行的实验中,也是这么考虑的,不过用再薄的、再大的纸张,也仅能增加几次的对折次数,而所有的实验都无法再突破13次。究其原因,就在于纸张的构造。
 
 
大家知道,纸张的构成主要是植物纤维,植物纤维支撑起了纸张的厚度以及韧性,也就是说纸张再薄,其厚度也不可能小于植物纤维。例如一张普通的A4纸,其厚度约为0.09毫米,卫生纸的厚度为0.05毫米,这些纸张类型的厚度,都要大于一般植物纤维的厚度-0.02毫米,这就决定了纸张的厚度有着一个底限值。
 
 
随着纸张对折次数的增加,在折叠的边界处,就会出现对植物纤维的挤压。当积累的纸张厚度不断增加、达到一定临界状态时,折叠处的植物纤维就无法再通过挤压破坏的方式产生折痕了,也就是说包不住纸张的厚度,不能形成稳定的折叠形状,这个时候就说明达到了纸张的折叠极限。
 
一张纸对折105次后,宇宙真的就放不下了吗?
纸张理论上折叠105次后的长度
 
如果排除植物纤维厚度的限制,纯粹地按照理论来计算,我们以很薄的卫生纸为例(厚度0.05毫米),很容易计算出折叠不同次数下,它所达到的长度规模。比如:
 
折叠24次后,厚度达到839米,超过了现有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哈利法塔的高度。
 
折叠38次后,厚度达到13744公里,超过了地球的直径。
 
折叠44次后,厚度达到44万公里,超过了地球和月球的距离。
 
 
折叠52次后,厚度达到2.2亿公里,超过了太阳和地球的距离。
 
折叠68次后,厚度达到14.8万亿公里,超过了太阳系奥尔特云的边界范围。
 
折叠85次后,厚度达到20.4万光年,超过了银系的直径。
 
折叠103次后,厚度达到530亿光年,超过了可观测宇宙的半径。
 
 
而折叠到105次后,厚度为2144亿光年,已大大超过可观测宇宙的范围。
 
两点说明
 
在计算完这个结果之后,还有两点需要说明一下,一是纸张理论上折叠105次后,其厚度虽然超过了可观测宇宙的范围,但并不代表宇宙装不下它了,毕竟在可观测宇宙之外还有无数个同样的“可观测宇宙”。根据科学家关于宇宙曲率的测算,现有宇宙的空间范围,可以达到23万亿光年。
 
 
二是不可能存在这么大的纸张。当纸张的质量超过一定限度以后,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,势必会发生坍缩,最后在宇宙中呈现的不可能是薄薄的纸张,而是在引力作用下坍缩,聚合成球体,内核在巨大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,组成纸张的分子都会彻底分解,形成等离子态,在量子隧穿的作用下发生核聚变反应,形成一颗“火红”的恒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