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航天故事 > 正文

有利可图_航天故事

2020-02-10 航天故事

有利可图_航天故事
 
建设永久性太空站是一项耗资巨大的计划。为此,美国除财政拨款外,还在国内外谋求合作。1984 年 1 月,里根总统曾致函日本首相中曾根,邀请日本参加太空站的建设工作。同年 6 月 9 日,里根总统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七国经济最高级会议上,向与会的英国、法国、联邦德国、意大利、加拿大和  
日本等国的领导人展示了拟议中的载人空间站模型,详细介绍了永久性空间站计划的情况,邀请他们投资参加这项计划,而且表示,投资多的国家将优先同美国一起进行空间研究。
 
对此,日本方面表现出了热情。
 
1985 年 4 月 12 日,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正式作出决定,参加美国的永久性太空站计划。日本将独立建造一个“宇宙实验室”舱,由航天飞机送上轨道。作为永久轨道站的一个组成部分,它将被安装在太空站主体下部加压舱的顶端。这个“宇宙实验室”舱是多功能的,它分 3 个部分:直径 8 米、长八九米的圆筒形“加压部分”,进行通讯试验和科学观察的“暴露部分”,和作为仓库使用的“补给部分”。日本将利用这个实验舱进行无重力和真空的宇宙特性试验,在医学、生命科学、宇宙通信和新材料等 6 个领域完成 38 个专题试验。1986 年 5 月 14 日,美国航空和航天局宣布,除日本外,欧洲航天局和加拿大也都表示将参加建造永久性航天站的工作。
 
由于经费紧张,如果建立太空站的费用全部靠航空和航天局拨款负担,计划实施肯定要受影响,所以在谋求外国合作的同时,也把寻求投资的目光转向私人公司。
 
1984 年 8 月,里根总统又在美国《大众机械》月刊 9 月号上发表文章说,虽然建造这个永久载人航天站预计要耗费 80 亿美元,但是带来的经济效益将远远超过它的建造费用,再次以“有利可图”来鼓动私人企业和其他行业投资。
 
其实对于宇宙的商业利用,在美国的各行各业早已有了一定位置。1963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民用通信卫星,并于 1965 年正式投入商业使用以来,目前美国长途电路和数据的 2/3 是通过通信卫星传输的,它不仅扩大了通讯量,提高了输送质量,而且增加了经济收入。
 
由私人提供资金建造卫星导航系统使金融界和银行界人士大感兴趣。这种系统可以对海上、陆地或正在空中飞行的物体进行精确定位,在座标上的误差不会超过几英尺。它实际上可以提供最短的航线,消除航行中的偏差,避免碰撞事故,从而产生十分明显的经济效果。
 
远距离遥感卫星是又一种商业服务项目。使用红外线、雷达传感器等进行对地观察,具有高效、智能和费用低廉等特点,可以找到矿藏、预测农业作物收成,监视人造森林,确定海域浪高,进行世界范围的天气预报等等,都是有利可图的生意。
 
卫星的商业利用也可用于救援方面。
 
现在利用飞机或地面站营救失事飞机和船只,由于受作用距离、搜索范围、营救手段等因素的限制,远不能尽如人意。有了营救卫星,就能及时定出失事飞机或船只的位置,救援人员可以有的放矢进行抢救,不仅事半功倍,而且往往能抓紧挽救人生命所需要的时间。
 
发射救援卫星是由美、苏、法、英、加拿大、保加利亚、芬兰、挪威、瑞典等国达成协议,于 1982 年 6 月 30 日开始实行的。自那时候到 1984 年 6 月的两年时间里,两颗苏联卫星和一颗美国卫星以及一批地面接收站组成的救援网,共救起了 215 人的性命。现在全世界约有 20 万架普通飞机和 7 千艘船只装上了一种信号发射装置。一旦遇险,就可通过装置向救援卫星发出求救信号,卫星就能通知地面接收站,就近予以抢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