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航天 > 正文

炎黄子孙飞翔太空

2019-11-07 航天

炎黄子孙飞翔太空
 
迄今,世界上有 3 位华裔科学家参加过航天飞机的科学实验活动。他们作为航天员飞上太空,展现了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和开拓精神,在人类航天史上写下了光彩照人的一页。
 
1985 年 4 月 29 日,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,美籍华裔科学家王赣骏(泰勒·王)和 6 名美国航天员一起参加了这次为期的 7 天的太空飞行。王赣骏是一名物理学家,1982 年他作为一名科学家被选为航天员,经过两年的严格训练后,被派往太空从事一项航天科学实验工作。这项实验称做“零重力液体状态实验”,即用他自制的一种“液滴动力测定仪”,在太空无地心引力和无容器的条件下,对液体的各种状态进行研究。开始仪器发生了故障,眼看花费 10 年心血准备的实验将功亏一篑,王赣骏凭借顽强的意志和熟练的技能,沉着镇定,认真检查,最后找到是一条细小的电路短路,赶快抢修,排除了故障。他用“液滴动力测定仪”产生高频声波,驱动悬浮在太空的水滴和矽滴,使它变形、翻滚、震动、合并,观察液滴在无重力情况下的物理现象,实验取得了成功。这项实验的结果,可用于在太空制取地球上无法获得的高纯度精密合金和非金属材料,对于液体动力学的研究和无容器冶炼先进技术的开发,具有重要的价值。王赣骏博士在挑战者号 7 天的太空飞行中,对空间科学实验帮出了卓越成绩和贡献。他是第一位华裔航天员。
 
1986 年 1 月 12 日,第二位华裔航天员张福林(富兰克林·张一迪亚兹)和 6 名美国航天员一道,乘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天飞行。这次飞行开始并不顺利,曾 7 度推迟发射日期。在 7 天的太空飞行中,他们成功地施放了一颗通信卫星,进行了 20 多项材料工艺、天体物理、生命科学等实验,但未能全部完成。张福林为此感到遗憾,表示要再上太空飞行。这个愿望在将近 4 年后实现了。1989 年 10 月 18 日,张福林乘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参加第二次太空飞行。他认为,宇宙航行十分有意义,那是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美好任务,能承担这项任务很荣幸。在这次飞行中,他同 4 名美国航天员(其中有 2 名女航天员)合作,施放成功重 2.5 吨的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,还收取了对地球起保护作用的臭氧层的数据,开展了聚合物的加工、培植玉米和晶体生长等实验,研究了失重对人体的影响。当年 10 月 23 日航天飞机返回地面时,张福林表示这次太空实验取得十分满意的结果。1992 年 7 月 31 日至 8  
月 8 日,张福林第三次参加航天飞机的太空飞行。他和另外 6 名航天员执行一项航天史上最复杂也最冒险的任务,除了施放一颗欧洲“尤里卡 1 号”卫星外,还要释放一颗意大利的系留卫星,进行 30 多个小时的发电实验。但这两项任务进展均不顺利。8 月 2 日先施放“尤里卡 1 号”科学实验卫星,由于推进火箭发生故障而未能进入预定轨道。8 月 3 日第二次施放才获得成功。而 8 月 4 日进行释放系留卫星的实验时,由于控制系统绕线盘的电动机发生故障而失败。8 月 4 日把卫星收回货舱,放弃了这项实验。尽管如此,张福林也感到不虚此行,深信这项实验终会成功。
 
陈翔(尤金·陈)博士是第三位飞上太空的华裔航天员。1992 年 6 月 25 日,他乘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进入轨道,参加“微重力实验室 1 号”的 50 余项科学实验活动。陈翔担负的“流体液滴物理实验”和“流体表面张力引起的对流实验”两项主要任务,均获成功。这次太空飞行 14 天,陈翔参与完成 31 项实验任务。
 
12、